ISSCC 2019论文之引人瞩目的高速接口

时间:2019-02-26来源:网络

编者按:ISSCC会议在集成电路设计的地位无容置疑。ISSCC2019刚刚结束,接下来我将在公众号开启一个新的系列,跟大家一起来读今年的ISSCC论文。今天先来看看第6个session Ultra-High-Speed Wireline都讲了些什么。

  2)高速接口这个方向非常非常非常吃先进工艺。这个session八篇论文,除了最后两篇学校的论文,均采用16/14nm或者7nm的FinFET工艺。一方面,高速接口电路优化到最后,速度的天花板由工艺的极限决定,不采用先进工艺没有办法跟别人竞争。另一方面,高速接口的很多应用场景都是作为IP集成在一个更大的芯片之间,选择工艺时需要考虑主流客户会使用什么工艺,否则别人没法用你的IP。

  3)由于太吃先进工艺,成本实在太高,学校已经很难在高速串口方面做出太多成果,主要的论文都是来自于工业界。业界玩家主要有博通、英特尔、inphi、xilinx、Nvidia等等,还有就是像我所在公司这样的初创公司。博通大概是做的最好的,但是价格也贵。xilinx和Nvidia主要给自家做,不卖IP。市场上的IP供应选择并不太多。

  4)从技术上来说,56G的高速接口架构已经较为稳定,主流选择是:RX基于DSP,Time Interleaved ADC,一般先4到8的Track/Hold,每个Track/Hold带若干个ADC的Slice,TX采用Half Rate。均衡方面差不多都是CTLE、1-TAP DFE、若干TAP的FIR,以及TX-FFE。那56G接下来的技术挑战就是低功耗、以及更强大的Adaptive功能。对于112G的高速接口,我觉得现在大家追求的目标是先做出来再说,功耗什么的留给以后再优化,在架构选择上可以看到一些趋势,但还没有稳定下来。

  这个Session一共八篇论文,其中三篇56G,四篇112G。下面我们来看看每篇论文具体做了些什么。

八篇论文

  1) 100Gb/s 1.1pJ/b RX from IBM Zurich

  这是我看到的第二篇超过单通道100Gb/s的RX论文,上一篇是Xilinx发在2018年的VLSI上,但这篇的能量效率比上一篇要小不少。

  除了速度快之外,这篇最主要的亮点在于做了1-TAP Speculation的DFE。Speculation是常见的提高DFE速度的方案,对于NRZ信号来说还好,代价不算特别大。但对于PAM4,直接做Speculation的话需要12个比较器,额外的硬件代价比较大,所以PAM4 DFE speculation一直是个难点。这篇通过1+0.5D的脉冲响应,将比较器的数目从12个降低到了8个,起到节省功耗的目的。但这样做的局限在于,需要预先通过CTLE将channel的响应将将好调到1+0.5D,一般CTLE的可调范围都有限,这点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下可能做不到。现场有人问这个问题,如果channel loss很小,怎么实现1+0.5D的响应。作者回答说假如channel loss很小,他们可以把DFE关掉,不用DFE。

  我不确定产品中是否会喜欢这种方法。我觉得工程设计中存在这样的准则:假如一个较简单的方案已经能够达到可接受的效果,那就不要使用更复杂的方案,因为复杂本身就是成本。

  整个接收机的系统框图如下。整体来看,采用了quad rate方案,降低时钟分布功耗。VGA直接驱动32个比较器,没有用Track/Hold,这里负载会稍微大一点,估计会成为带宽的瓶颈,因此这里加了一个电感拓展带宽。SR出来之后还是4UI(25G)的高速数据,DSP是处理不了,通过DMUX降速到32UI再给DSP处理。CTLE里没有使用电感,这点很厉害,但是论文里没有给出CTLE单独的测试结果。芯片的完成度还不太高,最终采用探针台进行测试。

1 2 3 4 5

关键词: ISSCC 芯片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