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抗干扰有哪些方法?

时间:2024-12-11来源:硬十

现在高速高密电路中,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设计,也是很多工程师很头痛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对于PCB设计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信号受到的干扰。

1. 增大布线空间距离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容性耦合引发耦合电流,而感性耦合引发耦合电压。PCB板层的参数、信号线间距、驱动端和接收端的电气特性及线端接方式对串扰都有一定的影响。


串扰是信号完整性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在板上走线密度很高时串扰的影响尤其严重。我们知道,线性无缘系统满足叠加定理,如果受害线上有信号的传输,串扰引起的噪声会叠加在受害线上的信号,从而使其信号产生畸变。


串扰是由电磁耦合引起的,耦合分为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两种。

根据电磁波传播的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信号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呈平方反比衰减


串扰是指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因电磁耦合对相邻的传输线产生的不期望

的电压噪声。

容性耦合是由于干扰源(Aggressor)上的电压变化在被干扰对象(Victim)上

引起感应电流从而导致的电磁干扰;

而感性耦合则是由于干扰源上的电流变化产生的磁场在被干扰对象上引起感应电压从而导致的电磁干扰。因此,信号通过一导体时会在相邻的导体上引起两类不同的噪声信号:容性耦合信号和感性耦合信号。


2. 数模信号分区域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数字信号电平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而模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很差。举个例子,3V 电平的数字信号,即使接收到 0.3V 的串扰信号,也可以容忍,不会对逻辑状态产生影响。但在模拟信号领域,有些信号极微弱,例如 GSM 手机的接收灵敏度能够做到-110dBm 的指标,仅相当于 0.7uV 的正弦波有效值。在 LNA 前端即使接收到 uV 数量级的带内干扰噪声,也足以使基站接收灵敏度大幅度劣化。这种轻微干扰可能来自数字控制信号线或电源地线上的细小的噪声。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数字信号一般只在板上或框内传送。比如内存总线信号、电源控制信号等,只要保证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接收到的干扰不足以影响逻辑状态的判别即可。而模拟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变频、放大、发射、空间传播、接收、解调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被回复。在此过程之中噪声不断地跌价到信号上,从系统的角度来讲必须保证最终的信噪比满足要求才能正确解调。最大的干扰来自空间传播的衰减和噪声,为了达到更好的通讯性能,必须尽可能减小板内互连引入的串扰。
因此可以认为,模拟信号对串扰的要求比数字信号高几十倍,甚至有可能达到几万倍。


3. 信号网络不要穿过高速IO接口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4. 信号网络不要穿过PTH的电感、电容、晶振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5. 包地设计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6. 电源设计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7. 地平面设计

设计意义

补充建议




以上7点是减少干扰、提升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实际设计中,工程师需综合考虑信号频率、布线密度、电源噪声等多种因素,辅以仿真工具(如SI/PI仿真)进行优化,最终在板级实现优良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词: PCB 电路设计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