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助力国产芯片加速崛起
2019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玄铁910,并宣称是“业内最强RISC-V处理器之一”,号称性能可比肩Arm v8架构Cortex A7X系列,并且在今年3月, David Patterson在阿里平头哥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也大胆预言:“3到5年后,RISC-V将无处不在!。但在过去,RISC-V的普及度较低,在中国的知名度就更低了,更多流行的是x86架构和ARM架构,所以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什么是RISC-V?它与x86和ARM的区别是什么?
Milk-V 推出 Meles SBC:配 2GHz 平头哥 TH1520 四核 RISC-V 处理器能效提升超20%!5年8款CPU,平头哥玄铁RISC-V生态实现大跨步
CPU需要调用对应的指令来使用不同功能电路。而用来规定指令格式的东西就叫做指令集架构,不同的架构对同一功能的实现思路不同,按照指令集架构的分类,可分为复杂指令集(CISC)及精简指令集(R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每个指令可执行若干低端操作,例如存储器读取、存储、计算操作等,指令数目多且复杂,每条指令字长不相等。这些特性使得代码编写较为简单,但是复杂的指令需要若干指令周期才可以实现。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对指令数目与寻址方式都做了精简,只保留经常使用的指令,因此实现更加容易,指令并行程度较好,编译器效率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操作,需要通过处理器额外的执行时间来弥补。其特征包括统一指令编码、泛用的寄存器,单纯的寻址模式等,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较短。
CISC尽可能将任务一次性做完,高效但费脑(性能高、功耗大),RISC则是将任务拆解,分次做完,虽然对个人能力要求不高(性能低、功耗小),所以效率更低。
全球前三大指令集架构
全球前三大指令集架构,一个是由英特尔为首的x86架构,其应用于绝大部分PC和服务器;而英国公司Arm的Arm架构则用于全球99%以上的智能手机。对比前两位“大哥”,RISC-V可以说是妥妥的“小弟”,虽说三者并成为“全球前三“指令集,但RISC-V与x86和ARM的市场份额差距实在太大了,甚至可以说难以望其项背。
这三种架构,分别代表了三种经营模式:
x86架构由英特尔和AMD死死把控,其它公司想用?没门!;
Arm架构虽然由Arm公司所有,但授权开放,需要花钱购买其IP;
外媒:英伟达正设计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最早于2025年开售
RISC-V的优势就在于具有指令精简、模块化、可扩展、开源、免费等优点,其不属于任何机构或国家,开源免费,运营成本由基金会的会员出资,可创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或芯片,相对于目前主流的英特尔X86架构及Arm等架构,RISC-V的基础指令集只有40多条,加上其他基本的模块化扩展指令总共几十条指令,非常简单。
RISC-V基金会当时将总部从美国迁至瑞士,瑞士是中立国,迁址原因是“担心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破坏”,其免费开源的特点,意味着没有人可以以“国家安全”为托词,限制他人使用RISC-V。
RISC-V国际基金会CEO:RISC-V不受任何单一企业或国家的控制
在RISC-V成立之初,基金会的中方成员只有阿里巴巴、华为和中科院计算所,到了2022年中,基金会19个高级会员里,中国大陆芯片企业占据12个席位。到了如今,随着美国持续将芯片技术作为限制他国发展的“武器”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国家和厂商开始越来越重视芯片的自主权,这也推动了RISC-V生态加速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与X86和Arm三足鼎立之势,RISC-V技术成为中美技术战争新战场,中美科技战新战场!RISC-V开源芯片技术成焦点。
X86指令集及ARM架构
X86架构 (The X86 architecture) 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指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
1978年Intel推出了8086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32位处理器)。由于Intel早期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80x86,因此这些架构称之为x86。
X86架构图
一些公司一直采用X86架构研发产品,例如巨头英特尔,超微 (AMD)、威盛等企业。其中x86架构中英特尔和AMD是霸主地位。
英特尔X86架构霸权终将崩塌,ARM架构才是未来PC电脑市场的王者?
X86通用架构革新5G产业英特尔推出首款5G基站Soc凌动P5900
国产 CPU 厂商得到了相应指令集的架构授权,发展成为6大主流厂商: 龙芯、飞腾、鳃鹏、海光、电威、兆芯
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兆芯,早期,购买了大量原属于VIA的中央处理器等,花费了大量的知识费用,并获得了X86指令集授权,可以生产X86芯片后续自主研发X86处理器,并于后期开发出兆芯开先KX-6640MA处理器。
国产化率超 85%:紫光 Unis L3891 笔记本发布,搭载兆芯开先 KX-6640MA 处理器
兆芯发布新一代 16nm 开胜 KH-40000 和开先 KX-6000G 系列处理器,跑分测试出炉
龙芯中科:x86 / Linux 二进制翻译趋于稳定,将为平台带来 ARM / Android 应用支持
龙芯 3A6000 国产桌面处理器发布:四核 2.5GHz,对标英特尔 10 代酷睿
x86架构设计目标是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广泛的指令集,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在PC及服务器端拥有天然的性能优势。
ARM架构由ARM公司设计并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和其他低功耗设备。曾称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AdvancedRISC Machine) 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 (RISC) 处理器架构。还有基于ARM设计的派生产品,重要产品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构和德州仪器(TI)的OMAP系列。ARM家族占比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的75%,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ARM架构的主要优势是低功耗、高效率和易于实现,使其成为许多移动端设备的理想选择。近年来大举进入桌面和服务器领域。
ARM作为简单指令集,具有低功耗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领域。在当前国内市场中,许多厂商只拥有ARMv8指令集,并没有ARM的新架构和IP核,这导致它们在性能上与使用新架构和IP核的国外厂商存在差距。
RISC-V架构
当需要同时兼顾数据传输速度与传输量时,x86与ARM的处理能力有限。RISC-V则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它几乎适应所有实现技术,包括FPGA、 专用集成电路(ASIC)、 全定制芯片,甚至未来的设备技术。
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设计并推出了一套基于BSD协议许可的免费开放的指令集架构RISC-V,其原型芯片也于2013年1月成功流片。RISC-V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虽然与ARM都是精简指令集架构,但RISC-V的架构更加短小精悍,它要能适应包括从最袖珍的嵌入式控制器,到最快的高性能计算机等各种规模的处理器。
RISC-V的优势在于模块化与指令的数目少,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传统方法是增量ISA,新处理器不仅必须实现新的ISA扩展,还必须实现过去的所有扩展。RISC-V使用模块化的ISA,其将不同的部分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这种模块化是x86与ARM架构不具备的。且RISC-V架构基本的指令数目仅有40多条,加上其他的模块化扩展指令也总共只有几十条指令。
所谓模块化ISA,RISC-V的核心是一个名为RV32I的基础ISA,运行一个完整的软件栈。RV32I是固定的,永远不会改变。这为编译器编写者,操作系统开发人员和汇编语言程序员提供了稳定的目标。RISC-V还提供一些其他的标准扩展指令集,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硬件可以可选的包含这些扩展。RISC-V编译器得知当前硬件包含哪些扩展后,便可以生成当前硬件条件下的最佳代码。
很多情况下,处理器的性能都成为架构师关注的指标,根据数据及推算,程序的执行时间取决于程序在该指令集编译出的指令数量、平均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及处理器的时钟周期时长,RISC-V架构处理器在这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获得了近10%的优势,它们加起来导致了近30%的性能优势。在传统PC与服务器领域,x86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因此处于霸主地位。而在手机带来的科技革命趋势下,需要快速处理数据,ARM架构在手机处理器IP领域一统江湖。但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RISC-V作为新兴架构,以其精简的体量,或许在未来的IoT领域中能取得绝对的优势。但RISC-V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局限在嵌入式领域,不太适合高性能场景。要替代ARM和x86,还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并且RISC-V生态系统相对割裂。要形成统一的标准生态系统,依然面临许多困难。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芯片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RISC-V领域的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当属IoT的安全问题、手机市场、服务器市场及存储市场。未来的物联网大概会有300亿个设备互联互通,所以物联网安全就成为了必须关注的问题。而RISC-V的开源特性允许广泛的受众检查其体系结构,并在它们成为大范围的安全事件之前纠正它们。RISC-V可以通过提供“修复”核心而无需实际更改核心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现有的网络犯罪流行。并根据预测,大约两年之后RISC-V就会进军手机市场,与高通、苹果、三星、联发科等ARM公司抢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同时有可能威胁低功耗笔记本处理器。虽然目前RISC-V的高性能市场一片空白,但RISC-V本身用来设计高性能芯片是没有问题的,学术界已经有基于RISC-V架构的511核处理器(Celerity)。只是基于RISC-V的低门槛特点,进入的企业体量较为小巧,没有足够的资金做长期布局与研发。但根据预测,5年后RISC-V指令的处理器就有可能进军服务器市场,与AMD、英特尔这样的x86处理器公司抗衡。
文章:
新 Linux 驱动补丁提交:RISC-V 平台将兼容 Radeon RX 7900 XTX 等 AMD 显卡
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数据,2022年会员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26%,累计在 70 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 3180 名会员单位,包括高通、英特尔、谷歌、阿里平头哥、华为、紫光展锐等众多头部芯片企业。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数万名工程师致力于 RISC-V 计划,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已超过了100亿颗,RISC-V用12年时间走完了传统指令集30年的发展历程。
苹果与Arm达成长期协议,加强合作的同时不忘布局RISC-V
在中国,目前的形势是多种国产CPU架构并存,在未来可能会造成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这种状况不加以改进,我国将缺乏在全球市场上与X86和ARM两家竞争的自主CPU架构,从而在主流CPU方面仍然可能受制于人。因此有专家指出:“新型的开源精简指令的架构“RISC-V”架构,为我国掌握芯片产业发展主动权提供了机遇”。可以说也是一种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前国内外已经有非常多的RISC-V核心RTL代码,很多是开源的。比如,Rocket Core、Boom Core、LowRISC SoC等均提供源代码。如果用于商用,国内外也有许多商业公司提供稳定的RISC-V IP核心。例如国外的SiFive公司、Microsemi公司、国内的阿里平头哥、芯来科技及兆易创新等。2019年8月22日,兆易创新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RISC-V开源架构内核的32位通用MCU产品---GD32VF103系列。兆易创新是首次将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领域,并提供了从芯片到程序代码库、开发套件、设计方案等完整工具链支持并持续打造RISC-V开发生态。
兆易创新发布GD32V系列RISC-V内核32位通用MCU新品
在今年9月1-3日召开的泰达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对自己观点进行了阐述:我国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面向未来主流CPU市场,聚焦开源RISC-V架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通过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壮大RISC-V产业生态,增强RISC-V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大对RISC-V开源社区的贡献,最终使世界主流CPU市场形成X86、ARM和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反观目前形势,我国发展RISC-V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是符合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又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历史上一直是X86和ARM两种架构垄断CPU市场的红利,整个芯片产业一直处于高垄断态势,开源RISC-V的出现打破了垄断,为全球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相关生态环境也正在迅速发展完善。第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是培育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沃土。此外,中国是世界最大工程师培育摇篮,人才优势为技术发展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国产 RISC-V 终端 Sipeed Lichee Console4A 上架,1699 元起
隼瞻科技“三位一体” RISC-V 解决方案,推动DSA技术走向商用成熟市场
新思科技重磅发布全新RISC-V处理器系列,进一步扩大ARC处理器IP组合
山东大学-算能RISC-V研究院正式揭牌,助推集成电路产业新发展!
今天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发展CPU产业时,要注重未来主流CPU的发展趋势。我们期待能有更多企业聚焦开源RISC-V架构,大力推进RISC-V生态建设,最终使RISC-V架构能够在世界CPU市场与X86和ARM三足鼎立。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