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5G有望让医疗远距应用更普及
医疗人工智能在影像发展上已有许多不错的成效,像是云象科技在数码病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又或是影豹科技从皮肤科、病理科及工业皮革检测都有很高的准确率及应用。现在各大专院校信息工程学系也纷纷拥抱与应用AI,希望医院有更多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合作,包括出血量辨识、帕金森氏症预测等高龄医疗相关研究。未来5G世代的远距新应用也将成为产业升级关键。
影像辨识:手术血迹与帕金森氏症
在手术血迹影像辨识发展上,长庚大学信息工程学系教授洪哲伦表示,从2018年底开始,藉由影像前处理和标记,现在已经有90%以上的准确度。在实际执行上,医疗信息团队先收集摄护腺肥大刮除手术中3至5分钟的血迹影像进行档案收集与标注,之后再加入术后复原状况等术前术后资料,进行相关性的预测分析。
长庚大学在2018年底也开始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的影像研究。研究人员在门诊装置摄影机,捕捉长者的行动姿态和脸部表情影像,再加上问卷内容等多面向分析,未来希望可以预测不同期别可能发生的时间。
此外,长庚大学老化中心也使用问卷、生理数值量测、社区影像数据记录的方式,从心电图、电流刺激脸部的纪录,观察肌肉运动状况,进而提供不一样的医学和生活建议。同时也和台中荣总合作光学同调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TC),希望在老人黄斑部病变与黄斑部皱褶的医疗上有更多的应用。
“远距”要成功,基础建设要先做好
2018年AI的话题风风火火,2020年的5G与8K技术又逐渐成熟与落地,针对未来各项新技术在远距医疗与照护的应用上,洪哲伦说,目前积极和东南亚的医疗院所合作当中的长庚医院远距医疗团队,已有许多不错的技术和应用。此外也提到台湾医疗科技相关应用的法令也正在积极调整更新当中,也因此,洪哲伦相当看好未来远距医疗及照护发展。
远距医疗的成功关键因素有很多,其中看诊结果、视讯内容、听诊触诊的数据是否能够完整传递,也是基础建设与核心应用很重要的一环。洪哲伦也提到,现在科技部也鼓励各级医院将影像与国网中心合作,让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有更大的资料基础。
远距医疗或是照护同时也可以提供咨询的功能。无论是一般的生病状况或是体检报告咨询,都可以让家庭医师可以先初步了解状况,如果真的情急与严重,再到医院深度检查或是开刀即可,也能有效分流候诊病患与达成分级医疗的效果。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