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UWB)定位系统发射机基带的系统设计,功能模块分解、硬件实现
3.1.4交织
在实际的信道中,比特差错经常是成串发生的。然而,上述的卷积编码仅在检测和校正单个差错和不太长的差错串时才有效,对连续突发的错误却无能为力。的信道中往往是随机错误和连续突发错误并存的,那么仅采用纠错技术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能够纠正那些连续突发的错误,常常还会采用交织技术。
交织是为了在时域或频域或者同时的在时域、频域上分布传输的信息比特,使得信道的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得以扩散,使得译码器可以将它们当做随机错误来处理。经常使用的交织器分两种,一种是分组交织器、另一种是卷积交织器。卷积交织器更适合于连续比特流系统。所以本系统使用的是分组交织器,下面就详细介绍其原理。
分组交织是针对一组比特进行的,该分组中的比特数量称为交织深度,交织深度愈大,对突发错误的纠正能力就越强,然而由于交织在系统上会引起时延,而且时延的长短和交织深度成比例,因此交织深度通常取决于系统规定的所能容忍的最大延时。
交织存储器实际上为一行列交织矩阵,它按列写入数据信息,然后按行读出,或者相反。可见利用RAM就可实现分组交织器。例如数据输入按行写入一个的RAM中,得到:
(3-4)
然后按列读出这时:,即完成了数据的交织。
在本系统中交织深度设置为一个MB-OFDM符号,标准规定了一个MB-OFDM符号包含200个编码比特,所以交织深度为200,硬件上采用一块片上双口RAM作为交织器,系统采用乱序写入数据,顺序读出数据来实现交织处理,即按照交织后的地址写入到RAM里,而后再依次读出。
3.1.5QPSK调制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他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的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对于输入的二进制数字序列应该先进行分组,将每两个比特编在一起,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这样的双比特元通常是按照格雷码排列的,然后用不同的载波相位去表征他们,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0°、90°、180°、270°或者(45°、135°、225°、315°),他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可以用矢量图来表示。
图3.11 QPSK矢量图
在QPSK调制中,将输入的四进制比特先映射到一个复平面上,形成复数的调制符号,然后将其实部和虚部(该符号的I,Q分量)分别对应调制在互相正交的两个载波上(和)。
QPSK可以表示为[28-29]
( ) (3-7)
QPSK编码表映射后的I/Q数据再乘上进行归一化,即得到了调制后的I/Q值,从而实现了调制。
表3.5 QPSK编码表
Input bit | I-out | Q-out |
00 | -1 | 1 |
01 | -1 | -1 |
11 | 1 | -1 |
10 | 1 | 1 |
解调器则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