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L滤波的光伏逆变器网侧电流单环控制

时间:2013-05-13来源:网络

摘要:在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中,LCL滤波器相比单L滤波器具有更优的滤波性能,但其引入了谐振点,降低了系统稳定性。在不增加额外无源阻尼和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网侧电流单环控制策略,利用数字控制过程中的延迟环节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控制。给出延迟环节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系统良好的并网谐波特性和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逆变器;光伏并网;滤波器;单环控制

1 引言
光伏发电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变器通过L或LCL滤波器与电网连接。LCL滤波器由于具有更佳的滤波性能,逐步代替单L滤波器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LCL滤波器由于存在谐振峰,给系统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有许多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可分为无源阻尼、有源阻尼和无阻尼方案三大类。
无源阻尼方案通过在LCL滤波器上加入无源电阻,实现对谐振峰的阻尼作用。然而无源阻尼带来了额外损耗;有源阻尼方案通过控制实现阻尼作用,避免了引入额外损耗。然而有源阻尼方案通常需使用多个系统状态变量来实现,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即使采用观测估算的方法来间接获得其他状态变量,也对系统参数敏感性较强。文献考虑数字控制本身存在延迟,用网侧电流单环控制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是一种无阻尼方案。该方案无需额外的无源器件和传感器,控制简单,然而该文献没有分析延迟环节如何实现系统稳定,也没有给出延迟环节的设计方法。这里详细分析了延迟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保证系统稳定的延迟时间的范围。并分析延迟环节对系统稳态和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一种设计方法,实现了系统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2 系统描述
图1示出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图,系统参数:LCL滤波器中,Linv=0.6 mH,Cf=5μF,Lg=0.6 mH;电网电压有效值Ug=220 V,f0=50 Hz;直流电压Udc=400 V;控制频率fc=16 kHz;控制参数Kp=10.56,Ki=18700。LCL滤波器谐振频率4 110 Hz,前后级等效串联电阻约为0.1 Ω.采用双极性SPWM,控制和开关频率均为16 kHz。控制器采用传统PI控制,参数设计方法采用对称最佳法进行设计。数字控制中的延迟环节用z-k来表示k拍的延迟,主要是由A/D转换时间,控制延迟和PWM波生成过程的延时构成。其中控制延迟可进行灵活的设计来实现对延迟时间的调节。

a.JPG



3 延迟环节的影响分析和设计
3.1 稳定性分析
LCL滤波器由于存在谐振峰会带来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图2a中实线表示不考虑延迟影响时系统的开环波特图。可见,在谐振峰处,系统增益远大于零,且相角正好穿越-180°。则在该频率点系统存在一个正反馈效应,谐振点处信号会被无限放大而导致系统失稳。虚线表示延迟时间为1拍的系统波特图,可见延迟环节不会对幅值增益带来任何影响,故不会对谐振峰起到阻尼作用,然而会对相角特性产生影响。由图2a可见,延迟1拍可改变原开环系统-180°的穿越点,使该点前移到幅值增益为负的区域,从而破坏原系统的正反馈效应,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对于任意的LCL并网逆变系统而言,要保证系统稳定,需设计延迟环节,使系统-180°穿越点发生在图2a所示的ωcut和ω1之间,且在ω2点系统相角大于-540°。定义3个相角裕度PMcut,PM1和PM2:
b.JPG

1 2

关键词: 逆变器 光伏并网 滤波器 单环控制 光伏逆变器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