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时间:2012-08-01来源:网络

四、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的另类猜想

基于防湿气结构设计的要点,可以有更加大胆的想象空间。

方案8:假设不需考虑光线靠支架杯体内底部的高亮电镀层来反射(注:根据材料学及目前的电镀工艺,塑料的白度反射率为0.92,电镀层反射率为0.97),支架在注塑时,可以在支架杯体内底部也注塑一层薄塑胶,只留出固定的固晶区和焊线区,其余都用塑料封住。如图9紫色圈所示。这样,更加大延长了水汽的渗入途径。理论上,防湿气效果会更加明显。


图9

方案9:上述多种方案都是在“要使流体的所有能量尽可能地损失在各沿程损失和各局部损失上”的观点上设计的,如果转变思路,湿气渗入后,考虑怎样把大部分的湿气转移到其它非主要部位。这样,湿气虽有渗入,但没有渗入到支架杯体内,从而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性能。

如图10紫色圈所示,只设计一边焊线区,另外一边不伸进支架杯体内,而且,伸进支架杯体内的部分尽可能多设计沟槽之类的挡水墙,另一端不作规划,尽可能简单。从液体的流动理论分析,液体往往更易流向没有阻力的地方,且是大部分。这样,渗入的水汽大部分会流向图示B端,很好地保护到图示A端部位不受湿气渗入。


图10

方案10:与方案9同样道理,把支架外形做得更大,需要在塑料内做更多的金属基板线路设计。如图11所示,AB端为杯体内的主要金属基板,为LED灯珠焊线区,CD端为辅助金属基板。在AB端的金属基板线路尽可能多设计沟槽之类的挡水墙,而在CD端不作规划,尽可能简单。这样,湿气更易渗入CD端,且湿气容量较大。

但是,要达到以上的理论效果,渗入AB端与渗入CD端的难易度要相差很大倍数,不然湿气还是会或多或少渗入AB端。如此可见,本方案不仅在塑料上增加成本,还应在金属基板处理上也要增加相当多的成本,因此不宜提倡。


图11

五、各设计方案对比

(注:上以比较是10种方案的相对比较,并无绝对关系。加工难度由A→C代表易→难;加工成本由A→C代表低→高;对电光热等性能的影响由A→C代表效果好→效果差;防湿气渗入效果由A→C代表效果好→效果差。综合评估:建议使用是指多种方案可共同使用,特殊情况使用是指在某些特定要求下使用。)

LED支架的防湿气结构设计,是在LED使用条件越来越严苛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且发展的很快。产品应注重性价比,不可一味地选择结构最优的设计而不去考虑成本、客户使用条件等其它因素。单一的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在这里建议多种方案共同使用,这样不会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增加工序工种,加工成本也不会成倍上升,但却可实现效果倍增。

LED行业具有带动性,可带动如模具行业、电镀行业、材料行业等的发展,而其它制造业某些技术的突破,也一定程度可为LED行业创新性的设计提供技术保证。相信在各种行业发展的互相影响下,LED支架的设计方案会层出不穷,会有更可靠的技术保证,新思维构思也能得到实现。

更多资讯请关注:21ic模拟频道

1 2 3

关键词: LED 支架 结构设计 方案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