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BIOS大空间网络型火灾探测系统设计

时间:2012-05-23来源:网络

2.1.2 外部存储器扩展
采用4 M×64位的SDRAM存储视频数据,采用4M×8位的Flash固化系统的程序代码。EMIF映射CE0、CE1、CE2、CE3这4个物理地址空间,DM642将CE0配置为64位的同步存储器接口,将CE1配置为8位的异步静态存储器接口。该系统采集到的视频为Y:Cb:Cr 4:2:2格式,Y、Cb、Cr这3个分量在SDRAM中的采集缓冲区与显示缓冲区都是分开存储的。图像的分辨率为720×576,所以每行Y分量采720个点,Cb、Cr分量各采360个点。每帧图像的每个分量按奇偶场分开存储,奇场在前,偶场在后。DM642外部共有20根地址线,即CE1空间的最大寻址范围为1 Mb×8,映射到CE1空间的除了Flash,还有在CPLD中实现的控制/状态寄存器以及8位异步静态UART口。所以,最大只能将1/2的CE1空间配置给Flash,即512 kh×8。但是所选用的Flash芯片AM29LV320DB的物理存储空间为4 Mb×8,所以利用有限的地址线访问大物理空间时,要采用分页技术,即将整个4 Mb×8的Flash分成8个512 kb×8的页,而页地址PA20、PA19、PA18则有位于CPLD中的页地址寄存器提供。
2.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该设计将信号通过EMIF接口并行引出,经过异步收发器TL16C752B的移位寄存器实现串行传输,然后由多协议收发器MAX3160将异步串口接口电平配置为RS232标准。TL16C752B采用8位异步并行存储器接口,可以与DM642的外部存储器接口无缝连接。TL16C752B具有两个异步串行转换通道,每个通道包含18个寄存器,通过地址线A0、A1、A2以及LCR寄存器的第7位对寄存器进行字节寻址。波特率是由晶振频率、DLL及DLH寄存器共同决定的,该系统对TL16C752B芯片接入的晶振频率为3.07 MHz。线路控制寄存器(LCR)控制数据传输的格式,包括字长、停止位个数以及校验类型的选择,系统通过写寄存器操作对其配置的结果为:8位字长、1个停止位、奇偶校验。TL16C752B芯片的外围电路如图2所示。

b.jpg


2.3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DM642的网络接口主要由EMAC(Ethernet MAC)与MDIO(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两部分组成。DM642的网路接口属于链路层,主要负责与支持物理层的网络器件相连接,其中EMAC负责DSP与以太网之间数据包的交换,MDIO负责物理层收发器的配置以及状态监视。该网络接口符合IEEE 802.3标准。物理层收发器(PHY)的外围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c.jpg



3 系统软件实现
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视频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数据的网络收发。系统软件模型由两部分组成: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直接控制底层物理器件的行为,是由提供给DSP/BIOS的若干个API函数组成。应用程序是在DSP/BIOS实时操作系统上,依据TI的RF5框架进行编写设计的。根据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模块,创建不同的任务线程实现整个系统软件的开发。RF5是德州仪器(TI)公司新近推出的DSP软件开发参考框架,以DSP/BIOS为基础,利用其中的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通信单元方便快捷的完成DSP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在DSP/BIOS中,任务的调度是通过HWI、SWI和TSK这3个模块实现,DSP/BIOS通过各模块优先级的不同完成对各任务线程的调度。

1 2 3 4

关键词: 探测 系统 设计 火灾 网络型 DSP BIOS 空间 基于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