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变换器中电流模式和电压模式间的相互转化

时间:2014-01-06来源:网络


若ESR小,式中后面的一项基本可以忽略;但是,由于电压模式通常使用ESR值较大的输出电容,这样ESR就不可以忽略,由于ESR的作用,相当于在输入电压的反馈信号中引入了一定程度的电流模式,电流模式反馈量为:?(ESR ?α? Iout )

输出电容的ESR将采样的电流信号送到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电压信号加在一起,经过电压误差放大器放大,再送到PWM比较器,其工作的原理相当于平均电流反馈。在电压模式中,使用ESR大的输出电容,相当于引入一定程度的平均电流模式,从而增加系统对输出负载变化的动态响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2理想电压模式中输入电压前馈形成的电流模式

对于输入电压的变化,目前通常采用输入电压前馈技术,来提高系统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输入电压前馈如图3所示。图中的实线锯齿波为内部时钟信号产生的斜率固定为k的正常锯齿波,在没有电压前馈时,产生的占空比为d ? Ts,则有以下公式:

Vc = k *d * Ts

输入电压前馈就是在内部锯齿波上加入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斜坡,或者从VC信号减去此斜坡。当输入电压突然增加时,内部锯齿波和外加斜坡之和的波形为图3中的虚线所示。

若外加斜坡的斜率为ks,则总的斜率为:k + ks,注意到:ks∝Vin,也就是ks = k Vin ?Vin,所以此时的占空比为:



即:占空比随输入电压的增加立刻而减少,系统提前对输入电压变化做出相应的响应。



图3:电压模式的电压前馈

若不考虑效率,由功率平衡可以得到:Vin ? Iin = Vout ? Iout,所以有:



从上式可以看到,所加的输入电压前馈信号也就是输入的电流信号。事实上可以这样理解:输入电压前馈技术也就是在理想的电压模式中,叠加一定的电流反馈,以形成一定的电流反馈,从而增加系统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响应。

理想的流模式向电压模式转化

4.1轻载时电流模式趋向于电压模式电压模

电源系统进入轻载或空载时,变换器通常工作在突发模式和跳脉冲模式[3].对于跳脉冲模式,变换器进入非连续电流模式,高端的开关管的开通时间为控制器所设定的最小导通时间,同时在有一些开关周期,高端的开关管不导通,也就是屏蔽,或跳去一些开关脉冲,以维持输出电压的调节。注意到:在轻载或空载时,电流信号很小,系统也很难检测到电流信号,另一方面,由于高端的开关管的开通时间固定为最小导通时间,已不受电流检测信号的调节,电流反馈事实上已经不起作用,也就不参与到反馈环节。系统此时工作于标准的电压模式。

对于突发模式,输出电压完全由滞洄比较器控制,滞洄比较器控制通过检测输出电压的变化,将输出电压设定在允许的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内,系统此时也是工作于标准的电压模式。

4. 2使大的电感值趋向于电压模式

输出电感的选择及设计是基于输出DC电压的稳态和瞬态的要求。较大的电感值可减小输出纹波电流和纹波电压,减小磁芯的损耗,但在负载瞬变过程中改变电感电流的时间会加长,同时增大电感的成本和体积。较小的电感值可以得到较低的直流铜损,但是交流磁芯损耗和交流绕线电阻损耗会变大。

同时使用大的电感时,电感电流的斜率减小,在理想的状态下,若电感值为无穷大,那么在整个开关周期,电感电流为直流值,电流检测信号就不在起作用,也就是标准的电压模式。因此使用的电感值越大,工作于电流模式的控制就越接近于电压模式,在负载瞬变过程中,系统动特性越差。因此对于电流模式,折衷的方法是选择电感纹波电流峰峰值在输出负载电流额定值的20%到40%之间。

4. 3斜坡补偿的电模式趋向于为电压模式

理论上,当占空比大于50%时,电流模式就要加斜坡补偿,系统才能稳定的工作。否则,就会产生次谐波振荡。在实际的应用中,占空比大于40%时,就要加斜坡补偿。占空比大于50%时,斜坡补偿,由于电感充分激磁,而去磁不足,因此输出的电压将比预设定的值高,并将继续升高,直到较慢的电压控制回路调整电流设定点为止,然后输出电压又下降至低于期望值,形成次谐波振荡,其典型的特性就是在一个开关周期,脉冲宽度较宽,在下一个开关周期,脉冲宽度变窄,在每三个开关周期,脉冲宽度又变宽,如此反复。此时可以看到输出电压不稳定,有时还可以听到音频的噪声。



图4:斜坡补偿

1 2 3

关键词: 电源变换器 电流模式 电压模式 PWM比较器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