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照距自动调节系统

时间:2013-02-17来源:网络

由Hella公司研制的这种行程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将测量技术优势同低成本要求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他们的具体作法是:用多层标准印刷电路板焊接面,制成既简单又便宜的发送与接收线圈。根据使用情况,在这种印刷电路板上除提供有安置传感器-电子统计分析线路的地方外,还提供有安置其它电子功能件的地方。转子同样可以用印刷电路板材料制作,但也可以用价格更便宜的超薄金属板做成冲压件。通过使用热压或喷铸这类成本便宜的加工技术,可以将转子同转轴连接到一起。

甚至就连调平传感器也是用印刷电路板这种材料制作定子,它不但承载着电子统计分析电路(ASIC)和抑制干扰电路的电子器件,而且同插塞相连(图3)。转子经过桥与操纵杆相连并悬浮在插件板的传感器骨架上方。这种应用方式,在保持同样高线性度情况下,角度测量范围可以高达70°。传感器的零位可以在生产线上分别编好程序。为了将数据准确无误地从后桥传输到前桥组装有传感器的控制装置里,使用了PWM-输出信号。

电感传感器具有下列的优点:

★传感器采用比例图象测量原理,对公差和干扰均不敏感
★测量原理与温度全然无关,不用像采用别的测量原理那样需要温度补偿
★传感器由标准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器件组成。不需要诸如磁芯、铁芯或铁氧体等附加器件
★不受磁和电干扰场的影响
★传感器满足机动车领域所有电磁兼容的要求
★传感器可以灵活地适应测量任务。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36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行程传感器可以在想要测量的范围内准确的补测出角度
★电子统计分析线路(ASIC)可以将机械和电子公差一并加以统调。

内装传感器的照距控制器

内装传感器的控制器,其基本构成是感应式水平传感器。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增添了一半的薄板坯,板坯上布置着μC电路,从而形成一个器件组合单元。它包括传感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及接有参数存储器的微控器。

采用内装传感器控制器的动态照距调节系统

动态照距调节系统由内装传感器的控制器、另一个感应式桥传感器以及装在前照灯上的步进电机组成。步进电机装有一个电子控制装置,它包括电机驱动器和一个操纵用的单股拉线接口。反过来,通过这些装置,控制器可以获取这个“两级反应物”的现场信息。高度集成化的好处是,使电缆费用大幅度减少。

采用综合控制器的准静态照距调节系统

准静态照距调节系统与动态系统的区别,从原理上讲仅在于使用了手动照距调节系统的作动器,因为这时要求的调节速度明显地减小了,尤其像手动调节一样,它也采用了模拟控制方式。除此之外,当应用准静态照距调节系统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车型舍弃掉前桥传感器。

当这样的系统不能够调整动态行驶过程时,该过程对前桥压缩行程弹簧的影响则是占压倒优势的;反之,负载的变化则对后桥的影响占压倒优势。行李厢载荷作用点距离后桥后边并不远的汽车,将得出以下画面:人们可以参照欧盟法规来加装负载,通过前后桥压缩行程弹簧分量的变化,来划分倾角的变化,该法规规定了负载的状态和光束亮-暗-极限的允许偏差。这时人们将发现,利用后桥引出的倾角分量作整车检测量和调节量已经足够用了,而且满足法规的各项要求。

三、结束语

据统计,几乎3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所以汽车生产厂家和法规制定者都把改进照明放在了优先考虑的地位。使用最佳调节的高质量前照灯即出于此目的。换句话讲,它使驾驶员有了最好的视线,但却不会晃得对面来车的驾驶员睁不开眼。尽管手动的照距调节系统在1990年就已经变成厂家份内的标准配置了,但是“防眩板”依然是日常交通不可或缺的配置。

随着新型内装传感器-控制器的诞生--作为组合系统的一个部件,现在完全有能力用一种低成本的自动系统来取代当今仍在流行的照距-手动调节系统了。它使驾驶员在载荷发生变化时,不必用人工去调节前照灯。可以说,它的出现对夜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是一大贡献,加之采用了氙灯前照灯,这种带有内装传感器-控制器的动态照距调节系统,其优点是减少了线缆费用、取消了单独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的基础件--新型电感传感器,技术性能绝佳,并且机械结构简单。Hella专为此开发的两种ASIC,既可以将这种传感器当作“独立应用”的传感器使用,也可以按照理想的方式组合到仪器内,实际上,这种组合方式已经应用到承担着信号处理任务的μC电路中了。(end)
1 2

关键词: 汽车前照灯 电感传感器 自动调节系统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