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均衡方案的研究

时间:2013-01-05来源:网络

4 均衡电路设计

  对电池进行均衡控制的硬件组成主要有MCU控制单元, 电池监控IC, 均衡电路, 以及电源电路,温度模块,风扇控制电路等。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 电池监控IC 采集各单体电池端电压, 并实时向MCU 发送数据。上位机通过CAN 总线与监控IC通信, 将数据实时显示。温度模块采用智能化温度传感器, 它把温度传感器, 外围电路, A /D 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接口电路集成到一个芯片中, 对电池进行温度测量、温度控制并与MCU 进行数据通讯。

图2 均衡电路硬件结构框图。

  5 均衡控制策略的制定

  通过平衡电压来平衡容量的均衡方法在控制时应兼顾以下几点:

  ( 1)均衡放电电阻R 的选取。均衡电路工作时, 能量高的电池会通过放电电阻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掉, 如果此时电阻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电路热失控, 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 电阻的值不能过小; 另一方面, 均衡电流直接决定了均衡时间, 如果均衡电流过小,会使均衡时间过长, 达不到均衡要求, 而均衡电流的大小是由放电电阻决定的, 电阻值越大均衡电流越小, 因此, 电阻值又不能过大。综上,电阻值能否适当选取是均衡效果的关键。

  ( 2)均衡电压阈值( a) 的设定。电压阈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均衡电路启动及关闭的时刻, 若电压阈值设的过大,会导致均衡时间过短, 均衡效果不明显, 达不到要求, 电压阈值设的过小, 则均衡时间过长, 不但白白消耗了能量,且对电池组各电池有害无益。因此, 需要从电池容量不一致所表现的充放电特征分析, 并结合混合动力车的应用情况来设置均衡阈值。

  ( 3)均衡模块的启动和关闭。在初始上电后,MCU 定时检测电池组各单体电压, 一旦超过阈值则对需要均衡的单体闭合开关,进行放电, 其余单体的开关断开。之后MCU 会定时判断单体电压, 重新判断是否符合均衡条件。如果单体的电压一致性回到阈值内,则所有均衡回路的开关管均断开, 均衡终止。

  6 模拟工况测试

  为了模拟电池均衡模块在实际车辆运行时的效果, 采用如下测试工况, 并保持室温在10℃ ~ 20℃之间。此工况测试分两个测试程序,一个是#主放电工况”, 其放电量略多于充电量; 另一个是“主充电工况”, 其充电量略多于放电量, 并确定SOC 波动范围在30% 至80% 之间。

  实验用电池为锰酸锂电池( LMi nO4 ) , 实际容量8. 6Ah, 额定电压3. 6V, 内阻3. 7Ω , 12节串联。

  均衡前后电池充电曲线如图3 所示, 均衡前电池充电曲线明显不一致, 电池组压差最大值约为200mV, 对应的容量差约为20% 。充电时高容量单体将先达到阈值电压, 使电池的充入容量明显降低,仅为7Ah, 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利用率。( b) 图为经过35小时均衡测试后充电曲线图, 可以看出各单体间基本恢复一致, 压差不超过10mV, 充入容量扩大到8. 4Ah。并且经过测量, 实验过程中放电电阻温度控制在60℃以内, 不会出现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 此均衡方法可在40小时内达到电池SOC 的平衡。并且电路工作稳定, 满足混合动力车辆行驶要求,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池不一致性的扩大, 实现了能量的合理配置。


图3 均衡前后充电曲线对。

  7 结束语

  在均衡模块的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测量的精确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制定均衡策略过程中兼顾了放电电阻的选择、均衡阈值的选定、均衡的启动和停止等方面。经均衡测试证明此电路工作稳定,可以有效的解决电池不均衡的问题, 提高了整组电池的使用效率, 对混合动力车具有实用性。

1 2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锂离子电池组 SOC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