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时间:2012-11-16来源:网络

(6)、CC¬Link
CC¬Link(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是由三菱电机为主的多家公司于1996年底推出的开放式现场总线,2005年7月CC¬Link正式取得中国国家标准认证(GB/Z19760-2005)。CC¬Link是高速的现场总线,它能够同时处理控制和信息数据。它通过简单的总线,将工业设备(如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电磁阀门、条形码读取器、变频器、触摸控制屏、用户操作接口等)连接成为设备层的网络。同时这个网络还可以方便地连接到其他网络(如:Ethernet,MELECNET/H等)。CC¬Link又是一种简单的现场总线解决方案,不但解决了工业现场配线复杂的问题,大幅度地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还拥有了非常重要的网络侦听功能,使系统维护更加简单,这是以往的连接方式所无法完成的。开放式的协议保证了供应商可以提供丰富的各类部件,在现场同类部件间可以直接替换,而且减少配置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成本和时间。到目前,CC¬Link已经包括了CC¬Link、CC¬Link/LT、CC¬Link V2.0、CC¬Link Safety 等4种有针对性的协议,构成CC¬Link家族的比较全面的工业现场网络体系。
2、现场总线技术展望与发展趋势
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发展趋势将对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协调共存性:既然是总线,就要向着趋于开放统一的方向发展,成为大家都遵守的标准规范,但由于这一技术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又由于行业、地域、经济利益等多种原因,目前在不同领域形成多个颇具影响力的总线标准,造成在众多领域总线标准各异。现各重要制造商,除力推自己的总线产品之外,也都力图开发总线兼容接口技术,将自己的总线产品与其他总线连接,在国际标准中出现了各类总线标准协调共存的局面,所以人们正期待着统一的国际标准的形成。。
2)、网络结构的简单化: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模型由七层组成,现在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提出了三层结构的自动化系统,Fisher-Rosermount公司提出两层结构的自动化系统,还有公司甚至提出一层结构,即由以太网一通到底。目前比较达成共识的是三层设备、两层网络的3+2结构。三层设备是指位于底层的现场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各种分布式I/O设备等;位于中层的是控制设备,如PLC、工业控制计算机、专用控制器等;位于上层的是操作设备,如操作站、工程师站、数据服务器、一般工作站等。两层网络是现场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控制网络,以及控制设备与操作设备之间的管理网。
3)、总线的开放性:现场总线采用统一的协议标准,是开放式的互联网,对用户是透明的。在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中,不同厂家的设备是不能相互访问的。而现场总线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的网络产品可以方便地接入同一网络,在同一控制系统中进行互操作,而互换性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实现相互替换,因此简化了系统集成。
4)、工业以太网将成为新的热点:就成本、建造、使用、维护等方面而言,以太网或多或少都优于目前市场上的其它几种网络。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已有的现场总线仍将继续存在。此外,并非每种现场总线都可以被工业以太网总线所替代,如Asi、CAN,这两种现场总线就应用于二位I/O传感器/执行器系统,无疑是最佳的。还有一些专用总线,如SERCOS (用于数控,控制运动轴,为IEC61491国际标准)、Instabus(用于楼宇),都有其专门的应用领域,均不适宜于工业以太网。在易燃、易爆(如煤矿、化工、制药行业),以及环境条件恶劣、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场合,也不适宜于应用工业以太网。
综上所述,已有的现场总线有它自己的市场定位,将来仍将保持这种状况或与工业以太网相结合发挥其更强大的网络通信功能。虽然现场总线不可能全部为工业以太网所替代,但后者发展的巨大潜力决不容忽视,其应用领域定将不断地得到扩展。
3、结束语
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开辟了工厂底层网络的新天地。首先,现场总线使自控设备与系统步入了信息网络的行列,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其次,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便于节省安装费用、节省维护费用,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成本。第三,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其良好的开放型和兼容性,可以适应各种现场控制需要。所以它必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效益,并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自动化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
1 2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 ControlNet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