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智能自我血糖监测仪器设计方案

时间:2010-09-29来源:网络

  3 仪器性能分析与测试

  3.1 操作方便、低功耗

  患者开机后只需按照提示即可完成测试全过程,操作界面简捷、友好。根据测试调理的输出电压如图2所示,可知从滴血后20s左右反应趋于平稳,患者在正确操作步骤下测试时间不超过25s。由于采血采用虹吸试纸,单次采血量仅需约3~ 5μL。选用MSP430系列低功耗单片机,仪器可根据测试过程中电压的变化,在取出试纸后自动断电,有效地节省能耗。

  3.2 测试范围宽

  按照1998年WTO 推荐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W)的诊断标准,血糖小于7mmol/L为非糖尿病人(空腹血糖3。5~ 7 mmol/L 为正常范围),7~11。1mmol/L为糖耐量低下,大于11。1mmol/L为糖尿病人。经过不同样本的测试,本仪器的测试范围可以达到2。2~27。8mmol/L,完全覆盖了人体血糖可能值的范围。

  3.3 测试数据可靠

  为验证该血糖检测仪测定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在山西大学第一医院研究室进行了临床测试。分别用智能血糖仪和意大利大型生化分析仪(BT3000)对血糖浓度不同的测试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高血糖值处误差比低血糖和正常血糖处大,需要进一步标定和校准。把大型生化分析的测试值作为标准值,30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回归方程为

  

公式

  式中:回归系数b=0.9851,截距a=-0。0806,相关系数R=0。9962,标准差SD=0。2378。

  

拟合结果

  表1 智能血糖仪与标准血糖值比较结果

  

    4 结论

  智能血糖自我监测仪测得的血糖浓度结果与高精度血糖仪测量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具有操作简便,测量时间短,结果较准确可靠,高智能,低功耗等优点,经过优化和改进可成为一种供糖尿病患者在家庭中监测控制自身血糖浓度的理想仪器。

  致谢:感谢太原市科技局及中北大学为本项目提供基金支持;山西大学第一医院医务人员的协助并提供实验设备和场地。感谢周汉昌教授给予的技术指导,北京软测试公司关于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给予的技术支持。

1 2

关键词: 便携式 血糖监测 方案 仪器设计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