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与噪声(04-100)

  作者: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赵丽生 时间:2008-03-28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引言

  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频率资源条件下,如何避免电磁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就是电磁兼容性问题。所谓“电磁兼容性”在国家EMI标准中作了如下定义:“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电磁兼容性就是使处于同一电磁场环境下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而互不干扰。

  辐射机理

  电磁场干扰是由于感应源和受感器件周围的交变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产生的辐射电磁场,其特点是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同时出现且相互垂直。辐射的电磁场之特性是由辐射源的特性来决定的。源的周围介质以及源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等都能影响电磁场的特性。在源附近的场,其特性主要决定于源的特性:当远离源的地方,场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场传播时所通过的介质。因此,在电磁场辐射源的周围,可分成近场和远场两个范围,辐射源附近称近场,距离大于λ/2π的地方称远场(λ为波长)。在近场中,噪声一般是通过电容性耦合或电感性耦合方式传播到电路中。电场E对磁场H的比值常称为波阻抗(E/H)。在近场时它决定于源的特性和从源到观察点的距离,如源为大电流低电压的情况,则近场主要为磁场,以电感性耦合的噪声为主;若源为小电流高电压,则近场主要为电场,以电容性耦合的噪声为主。当频率低于1MHz时,电子线路内的噪声耦合大多是由近场所造成的。因为,根据λ/2π计算的近场范围很大,在30KHz时,近场范围可达1.6KM;在远场时,电磁波的波阻抗Z为电场强度E对磁场强度H之比,即:

  

 

  其中E表示电场,H表示磁场。

  如将发生源与观察点之间距离定为r;RX=λ/2π,则在近场中,当发生源主要为电场时:

  

1 2 3 4 5

关键词: 电磁 辐射 噪声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